| 加入桌面 | 手机版 | 无图版
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
排名推广
排名推广
发布信息
发布信息
会员中心
会员中心
 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长虹 » 四川 » 正文

博物馆“触电”短视频 让历史文物“活”起来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18-05-19  浏览次数:62
核心提示:  视频:国际博物馆日:
  视频:国际博物馆日:中国这些小众博物馆 会不会让你惊艳来源:中国新闻网   中新社北京5月18日电 (孙翔)“在中国,连文物都玩短视频了,真的是赶上潮流啊!”马来西亚华人博物馆执行主任林家豪接受记者采访时,称赞中国博物馆在文物推广领域“积极尝试新方法,让历史文物跟上时代潮流。”  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,包括中国国家博物馆、陕西历史博物馆、南京博物院在内的七家博物馆与短视频手机应用合作发布短视频,“刷屏”社交网络。   “国宝是兼具了市场价值和文化价值的物品。”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教授李智接受记者采访时称,以青年人喜闻乐见的短视频动画为载体,更为轻松,能够减少文物“高高在上的距离感”。   李智认为,短视频体现出博物馆与普通民众“越走越近”的积极姿态。不仅限于短视频,包括故宫博物院、中国国家博物馆、苏州博物馆等诸多博物馆更是推出手机应用,让人们掌握最新展览信息、随时随地看展览。   近年来,“博物馆热”席卷纪录片、综艺节目、文创产品等领域。《我在故宫修文物》关注匠人师傅,《如果国宝会说话》用文物讲述中华文明,《国家宝藏》再现文物的前世今生。据报道,截至2017年11月,故宫博物院研发超过9000种文创产品,每年的销售额超过10亿元人民币。   公开数据显示,自2017年12月初《国家宝藏》节目开播以来,通过“博物馆”搜索中国国内旅游产品的数据上升了50%。   博物馆综合收藏、展览、研究、考古、公共教育、文化交流等多种功能。李智认为,多维度的传播手段能够提升民众观看、了解真实文物的兴趣。   “博物馆重视馆藏,也同样重视科普。”林家豪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专业。他介绍,目前,马来西亚华人博物馆通过采用3D科技,让观众身临其境,可以回到历史现场合影,增加人们看展的兴趣。   林家豪认为,中国博物馆在文物介绍方面做得很人性化,在博物馆内可以用手机扫二维码语音听讲解,亲身体验各类文化;而离开博物馆,也可以通过社交平台、手机应用,继续观看文物图片、了解背后的历史。(完)
 
 
[ 长虹搜索 ]  [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关闭窗口 ]

 

 
推荐图文
推荐长虹
点击排行
 
 
购物车(0)    站内信(0)     新对话(0)